新闻动态

五四特辑丨律动湾区 青年有为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18:04    点击次数:77

编者按

他们是法治广东建设的生力军,以法为剑丈量正义,以心为炬传递温度。值此五四青年节之际,我们邀请不同执业年限的青年律师,倾听他们的初心与使命,看新生代法律人如何以专业为底色,在时代的卷轴上书写党和人民满意的青春答案。

杨春阳

广东邦翰律师事务所

01

作为一名从河南独自来惠州执业的“90后”律师,执业首年的经历让我真切体会到:法律之路虽有挑战,但热爱可抵万难。

执业前,我曾因担忧案源辗转难眠,害怕理想被现实击碎。但真正踏入行业八个月后,那些为当事人奔走的日夜、庭审中据理力争的瞬间,让我逐渐找到方向。印象最深的是承办一起拼多多运营涉嫌盗窃案:侦查阶段,当事人被认定盗窃数额达八万多元,若罪名成立将面临较重刑罚。接受委托后,我反复研读卷宗、梳理电子数据,在审查起诉阶段提出关键辩护意见——结合行业惯例与证据链漏洞,论证部分数据属于正常商业行为而非盗窃。最终,检察机关采纳意见,将涉案金额核减至四千多元,当事人得以轻判。

如今再看,胜诉的喜悦固然珍贵,但更让我坚定的,是作为法律人“以事实为依据、以法律为准绳”的使命感。从焦虑案源到专注案件,我学会用专业化解忐忑——或许这就是成长的意义:哪怕独自“闯关”,只要心怀对法治的信仰,便能在每一个案件中积蓄前行的力量。

张柔欣

广东法展律师事务所

02

从2023年底初执业的\"解题式焦虑\",到如今学会用“律师思维”与“人性视角”双重维度审视案件,迅速锁定突破口,并直达当事人真实诉求。两次市级辩论赛的经历让我在法庭对抗中保持逻辑缜密、应变敏捷,而这份思辨锋芒在调解工作中又转化为理解诉求的共情纽带。

在执业过程中,我曾经历当事人因不懂法、畏惧复杂程序而放弃维权,也曾见过有人因“信访不信法”激化矛盾。我开始理解和认同青年律师的使命不仅是“办好案子”,而更要成为法治精神的播种者。积极参与社区普法与法律援助,让法律从“冰冷条文”变成阿公阿嬷都能听懂的生活道理,让法治精神在乡土社会生根。当信访群众在普法咨询后选择司法途径维权,我愈发坚信法律人的担当在于以专业破除认知壁垒,让正义以可感知的温度落地生根。

江洁萍

广东格成律师事务所

03

执业以来,从初出茅庐的焦虑到如今的从容,我完成了职业的蜕变。刚执业时总困于程序细节,如今更懂得倾听诉求,在证据与人性间寻找平衡点。

作为青年律师,我深感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,更是维护公平的微光。基层群众对法律的信任常让我动容,解答咨询时他们眼里的期待,胜诉后颤抖的握手,都在提醒:我们的专业是他人的人生,慎之又慎是基本担当。

记忆最深的是为农民工群体追讨欠薪,我连续一周梳理账目、比对证据,开庭前夜反复模拟质证。当裁决书支持全部诉求时,当事人泛泪重复握手感谢,那瞬间我触摸到律师这个职业的真正力量:法律不是冰冷的条文堆砌,而是普通人抓住希望的那根绳索。我未来仍会保持这份敬畏,以专业为盾,以同理为矛,在每起案件中守护法治的温度。

熊韡

广东宜方律师事务所

04

回想律师刚执业时与现在的自己有明显的不同,初执业时,充满理想,急于证明自己,既害怕没有案件做,又害怕案件结果不如意,对案件来源和结果都很焦虑,有时候会忽视倾听当事人真实需求。现在的我,处事办案趋于理性,明白律师的价值不仅在于输赢,还在于关注当事人真实需求,为当事人提供专业支持、化解风险。在维护司法公平正义的同时,也学会与不确定性共存,心态更从容。

最令我难忘的是为一位怀孕女职工提供的法律援助,面对公司无理辞退,我们通过专业维权最终法院支持了全部请求。女职工在收到公司赔偿后送上了锦旗,同时,该案件还被电视台采访,作为普法宣传的案例。这一刻我深刻体会到:守护弱势群体权益,正是律师职业最珍贵的价值所在。

执业十四年,让我对青年律师的使命与担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:要坚守律师底线,面对案源压力,青年律师更应恪守法律底线,绝不因迎合当事人而违背职业操守;要勇于发声,敢于为弱势群体争取合法权益,这是法律人的天职;要积极承担普法责任,在基层法律咨询中,很多当事人对\"诉讼时效\"等基础概念都知之甚少,青年律师应当主动承担普法教育义务。特别是在村居法律工作中,每一次法律咨询、每一条法律条文的讲解,都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。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,终将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磅礴力量。

谢方舟

广东众淼律师事务所

05

回想刚执业的自己,用最确切的形容词来概括就是“迷惘”,譬如案源开拓、业务能力提升、专业钻研方向、工作生活平衡等灵魂拷问。站立于现在,这些问题都逐渐开始有了答案,尽管这些答案尚不完美,未来我将继续用职业生涯探索与打磨。

我对近年办理的一宗涉外案件令人记忆犹新:对方利用境内外司法系统不互通的现状,就同一事项在境内再次起诉当事人,于是当事人面临“双重支付”同一笔费用的困境。经过大量努力,我们团队从证据出发详细分析论证了境内外款项性质的一致性,最终境内法院在境内判决中扣减了当事人在境外被执行的部分,成功为当事人减损。这些就是让我不后悔入行的时刻之一。

在我看来,青年律师学习能力强、对新事物接纳快、更加熟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强力工具,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就是要多去开拓新的业务领域,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添砖加瓦,为中国企业找到新的增长点保驾护航。

冯靖琪

广东上方律师事务所

06

十年前,我承办律师生涯的第一个案件就是离婚诉讼。当时的我还在为如何应对当事人的复杂情绪而担忧,十年后,婚姻家事已成为我的专业领域。这些年来办过的家事案件,表面上看尽是婚姻、财产、子女,但其实那背后,是不同家庭的悲欢离合,卷宗里浮动的是万家灯火。

家事律师的担当,是以法之名为爱发声。2016年夏天,一位全职妈妈在法庭上攥着拳头忍着泪:“你们不能只看谁赚得多,两个孩子可是我用命换来的!全世界都知道他外面有人,他怎么会对孩子好?”庭后,我申请和推动法院引入亲子观察程序、拟写近10页代理词分析从经济与非经济角度多维度分析比对双方抚养条件,最终这位全职妈妈获判成为两个孩子的直接抚养人,同时,这位不忠的父亲因犯重婚罪锒铛入狱,这个案例让我明白:原来我们捍卫的不是冰冷的条款,是人间烟火里最珍贵的温度。

作为政协委员,我提交了多份婚姻家事领域的提案,如开设”婚前一课”为准夫妻提供婚姻辅导课程,“激活赋强公证在抚养费支付领域的应用”为离异家庭未成年子女权益提供强护盾等,均获得认可和采纳。我坚信,家事法律工作者都是婚姻家庭的摆渡人。

曾立丹

广东瀛尊律师事务所

07

2014年入行至今,已11年了,从检察院到律师所,领略了案件中的N种人生,而“我想成为怎样的律师”,我思索良久。

有人说,“想,一切都是问题,干,一切都是答案”,于是,2017年8月始,我便尝试在律师日常工作、公益普法之余做公益读书推广,经过数年的探索,最终有了个回响——我要为青年律师成长贡献一份力量!

2021年1月起,这份“回响”在深圳落地生根,在深圳律协及青工委大力支持下,“青年律师悦读书”项目正式启动。作为项目负责人,四年来已成功举办44期活动,服务近1万名青年律师,跨越了大半个中国,看着大家经过日积月累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,并且还有效影响了至亲、挚友,真的无比幸福、喜悦。未来,我希望自己能够和公益伙伴们继续加油,为我国律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!

谢荣钿

广东祥典律师事务所

08

从事律师行业,每日需应对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务与人性百态,直面社会中的阴暗面与利益纠葛。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保持专业操守与职业初心显得尤为珍贵。

我始终秉持这样的执业理念:优秀的法律从业者应当怀揣赤诚之心,深耕专业领域。我们绝不能为谋取利益而充当诉讼掮客,不应为承接案件作出不实承诺,更不可参与任何违规操作。律师应当如同珍视生命般维护职业声誉,通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真诚的服务态度,赢得当事人的信赖与法官的尊重,伸张正义。

必须坚信:每一份专业付出与真诚努力,既能为当事人所感知,也能获得法官的认可。即便最终裁判结果未能完全如愿,我们仍可无愧宣告:\"我尽力了\"。在这个变革的时代洪流中,个体力量或许有限,但我愿与业界同仁共同坚守职业本真,以专业微光汇聚法治星火,终将形成燎原之势。

叶沃伦

广东品峰律师事务所

09

回首执业之路,青涩与成熟交织,初心与使命并行。我怀揣着对律师行业的满腔热血入行,至今十二载,仍本着正义、正气、正行原则待人处世。在一宗侵权责任的法律援助案件中,7岁小孩险溺亡,父亲维权路艰辛,指派后我历经现场调查、公安调证、追加被告、多次庭审交锋,最终二审法院将涉事游泳馆由原承担70%事故责任改判为承担90%,小孩的权利得到最大化的保障。那一刻,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办理的不仅是案件,更是对法律的信仰和守护。

岁月沉淀,我学会了以更稳健的姿态平衡法理与人情,用专业与温度守护公平正义,积极投身社会实践,为律师行业、青年律师发展、律所管理、党团建设、仲裁实践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,在法治的道路上,做一束微光,照亮他人,温暖社会。

王子渊

北京市盈科(广州)律师事务所

10

执业近三年,从青涩到笃定,我深刻体会到青年律师的成长是一场修行。初执业的自己,常困惑于法律技艺的边界,而今在文体娱乐这样的新兴领域,我们不仅是纠纷解决者,更是行业规则的共建者。去年代理某主播与MCN机构解约案时,通过精准论证合同履行瑕疵,在广州仲裁委员会帮主播实现零赔偿解约,让我真正领悟青年律师的担当,在于用专业力量破除新兴行业的“潜规则”,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守护契约精神的真义。

执业以来办理的每起案件都在提醒我:新兴业态需要更专业的法律护航。我们既要运用大数据分析类案裁判趋势,也要深入理解网络主播职业特性,在商业逻辑与法律原则间架起沟通桥梁。当看到主播因风险提示避免千万级侵权赔偿时,我更加确信:青年律师的使命,是将法律从冰冷的条文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助推器。我们既要成为文娱产业合规的“守门人”,更要做好创作者和表演者权益的“撑伞者”。

新时代赋予青年律师更重要的使命。在文体娱乐这片充满活力的法治热土上,我将继续以专业为刃破除行业壁垒,以担当为炬照亮创作初心,让青春在建设法治广东的征程中绽放专业光芒。

供稿 | 省律协青工委、文宣委

编辑、排版 | 乐然

校对 | 宣传部